解釋風馬牛不相及
◎ 風馬牛不相及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alien;be totally unrelated;have absolutely nothing in common with each other] 完全不相干的;明確地不包含在某事物中的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左傳·僖公四年》
一種與這次講道的其餘部分的嚴肅性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感情色彩
-----------------
國語辭典語出《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龍堂靈堂錄》:「子述曰:『龍王處於水府,賤子遊於塵世,風馬牛三不相及也。雖有嚴命,何以能至?』」也作「風馬牛不相干」、「風馬牛不相關」。
© 漢典
风马牛不相及 成語解釋
風馬牛不相及
【解釋】風:走失;及:到。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示例】咱們彼此其實沒有絲毫關聯,望帝和杜鵑也~。 ◎郭沫若《百花齊放·杜鵑花》
【近義詞】驢脣不對馬嘴
【反義詞】脣齒相依、息息相關
【語法】複句式;作賓語、定語、補語;用於事情
© 漢典
风马牛不相及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風馬牛不相及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