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须弥山

拼音 xū mí shān

注音 ㄒㄩ ㄇㄧˊ ㄕㄢ

须弥山 詞語解釋

解釋
1.梵語sumeru的譯音。或譯爲須彌樓﹑修迷盧﹑蘇迷盧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積"諸義。原爲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後爲佛教所採用,指一個小世界的中心。山頂爲帝釋天所居﹐山腰爲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 2.指喜馬拉雅山。康有爲有《望須彌山雲飛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國聞西藏又割地矣》詩。
-----------------
國語辭典
須彌山xū mí shānㄒㄩ ㄇㄧˊ ㄕㄢ
  1. 山名。須彌,胡語音譯,意譯妙高。古印度宇宙觀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東面白銀,北面黃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頗胝迦四寶構成。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山頂為帝釋天居所。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鹹海,鹹海之外為四大部洲,是佛教繪畫中常見的題材。也譯作「修迷樓」、「須彌樓」、「蘇迷盧」。

© 漢典

须弥山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須彌山 (宗教術語)

  • 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須彌山(梵語: Sumeru),又譯爲蘇迷嚧、蘇迷盧山、彌樓山,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
  • 古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山位於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爲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爲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爲一大千世界,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由來),後爲佛教所採用。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虚悬
      2. 盱眙
      3. 胥靡
      4. 虚讇
      5. 嘘呵
      6. 虚火
      7. 海魂衫
      8. 树栅
      9. 戍栅
      10. 玉栅
      11. 白帢靑衫
      12. 臊膻
    相關詞語
      1. 须知单状
      2. 须鬂
      3. 须头
      4. 须然
      5. 须求
      6. 须髭
      7. 供须
      8. 军须
      9. 些须
      10. 狼须
      11. 莫须
      12. 鰕须
      13. 山瀑
      14. 山足
      15. 山鸡舞镜
      16. 山寮
      17. 山讴
      18. 山枇杷
      19. 崆峒山
      20. 木叶山
      21. 介山
      22. 隄山
      23. 桃都山
      24. 信南山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