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韩愈

拼音 hán yù

注音 ㄏㄢˊ ㄩˋ

韩愈 詞語解釋

解釋

◎ 韓愈 Hán Yù

[Han Yu] (768—824) 唐代文學家,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貞元年間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在文學上反對駢偶文風,提倡散體。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優良傳統,並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和創新,是古文運動倡導者之一。在思想上維護儒家的傳統思想,調強堯舜至孔孟的一脈相傳的道統

-----------------
國語辭典
韓愈hán yùㄏㄢˊ ㄩˋ
  1. 人名。(西元768~824)​字退之,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崇儒闢佛老,文章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官至吏部侍郎。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稱為昌黎韓愈。卒諡文,宋代元豐年間追封為昌黎伯,世稱為「韓昌黎」。門人編次其詩文為《昌黎先生集》。

© 漢典

韩愈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韓愈 (唐朝文學家)

  •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後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 (概述內圖片來源:南薰殿舊藏《唐名臣像冊》)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含育
      2. 含誉
      3. 函育
      4. 含玉
      5. 寒燠
      6. 寒玉
      7. 汗雨
      8. 汉语
      9. 酣饫
      10. 涵育
      11. 函宇
      12. 寒鱼
      13. 含欣
      14. 寒家
      15. 寒盗
      16. 函约
      17. 寒螀
      18. 寒暑假
      19. 申谕
      20. 训育
      21. 赡裕
      22. 人欲
      23. 丰豫
      24. 阃阈
    相關詞語
      1. 韩子卢
      2. 韩掾
      3. 韩凭
      4. 韩蜨
      5. 韩信坛
      6.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7. 破六韩
      8. 边韩
      9. 富韩
      10. 子韩
      11. 张韩
      12. 三韩
      13. 愈出愈奇
      14. 愈愚
      15. 愈演愈烈
      16. 愈饥
      17. 愈加
      18. 愈来愈少
      19. 沈愈
      20. 轲愈
      21. 除愈
      22. 全愈
      23. 大愈
      24. 霍然而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