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 雕
- 鳥類的一屬,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視力很強,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鷲”):~悍。一箭雙~。
- 刻竹、木、玉、石、金屬等:木~。浮~。玉~。~版。~龍(指善於撰寫文章)。~鐫。~塑。~蟲小技。
- 有彩繪裝飾的:~弓。~鞍。~青(在人體上刺花紋,塗上青色)。
- 同“凋”。
英語 engrave, inlay, carve; exhaust; used for U+9D70 鵰 an eagle, vulture
德語 (猛禽) Adler (S, Bio),(雕刻) Schnitzarbeit, Schnitzerei (S),(雕刻) schnitzen, stechen, eingravieren (V),einschnitzen, schnitzen ,Diao (Eig, Fam)
雕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雕
〈名〉
(1) (形聲。從隹( zhuī),周聲。從“隹”,表示與鳥類有關。本義:大型猛禽。日間活動的大猛禽(鷹科)力大身大,形態優美,視力敏銳,飛行力強。也叫“鷲”)
(2) 同本義 [eagle]
流之爲雕。——《書·太古誓》
是必射鵰者也。——《史記·李將軍列傳》
其狀如雕而有角。——《山海經·南山經》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唐· 王維《觀獵》
(3) 又如:鵰悍(兇悍如雕);雕鷙(兇猛如雕);鵰鶚(雕和鶚。均爲善飛的鷙鳥。比喻人雄放勁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4) 同“碉”。碉堡 [blockhouse]
依山居止,累石爲室。——《後漢書》。唐· 李賢注:“今彼土夷人呼爲‘雕’也。”
(5) 雕刻的作品;雕刻的圖案或人物 [carving]。如:石雕
(6) 姓
詞性變化
〈動〉
(1) 治玉。通“琱” [carve jade]
玉櫛雕矢磬。——《考工記·總目》。謂治玉工也。
雕玉仍幾。——《書·顧命》
(2) 又如:雕人(治玉摩骨的人)
(3) 通“彫”。引申爲雕刻 [carve]
下雕輦於東廂。——張衡《東京賦》
執雕虎而試象兮。——《後漢書·張衡傳》
雕琉璃於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傳》
(4) 又如:雕蟲(雕蟲技。比喻細小不足道的技能);雕甍(有浮雕做裝飾的屋脊。甍:屋脊);雕漆(在器物上塗厚漆,待半乾後雕刻各種花紋的一種特種工藝);雕青(用針在人體上雕刺各種花紋圖形,然後塗上青色。亦稱文身);雕甍繡欄(以浮雕裝飾的屋脊,顏色各異的欄杆)
(5) 用彩畫裝飾。通“彫” [decorate]
峻宇雕牆。——《書·五子之歌》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左傳·宣公二年》
今有璞玉於此,雖萬鎰,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右雕幾。——《周禮·春官·司几筵》
左鳥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秦穆公衡雕戈出見使者。——《國語·晉語》
(6) 又如:雕樑畫柱
(7) “凋”的古字。凋零 [wither]
寒則雕,熱則脩。——《呂氏春秋》
民力雕盡。——《國語·周語》
〈形〉
(1) 奸猾 [crafty]。如:雕捍(刁蠻兇捍)
(2) 兇猛 [fierce]
而民雕捍少慮,有魚鹽棗慄之饒。——《史記》
(3) [withered and fallen] 同“凋”
嶺嶠微草,凌冬不雕。——宋· 沈括《夢溪筆談·採草藥》
常用詞組
雕 國語辭典
鷲的別名。唐·王維〈觀獵〉詩:「迴看射雕處,千里暮雲平。」同「鵰 」。
指雕刻的技術或成品。如:「竹雕」、「木雕」、「玉雕」、「浮雕」。
姓。如漢代有雕延年。
刻鏤。如:「雕塑」、「雕刻」。《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經彩畫裝飾的。如:「雕欄玉砌」、「雕梁畫棟」。宋·蘇軾〈超然臺記〉:「去雕牆之美,而庇采椽之居。」
狡詐的。《管子·七法》:「一體之治者,去奇說,禁雕俗也。」通「刁」。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𠀤音貂。【說文】鷻也。从隹周聲。【玉篇】鷲也。能食草。【禽經】雕以周之。【埤雅】雕,似鹰而大,黑色,俗呼皁雕。一名
𪆃,其飛丄薄雲漢。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史記·李廣傳】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又【荀子·議兵篇】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註】雕雕,章明之貌。
又【爾雅·釋器】玉謂之雕。【又】雕謂之琢。【孟子】必使玉人雕琢之。【埤雅】雕之義,出於雕鶚之雕,雕性刻制故也。
又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雕人。
又雕題,國名。【禮·王制】雕題交阯。【註】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靑涅之也。
又人名。【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又姓。【前漢·武帝功臣表】臧馬康侯雕延年。
又複姓。【論語】子使漆雕開仕。 【集韻】或作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