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bó

ㄅㄛˊ

部首 金

部外 5

總筆畫 10

繁體 鈸

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4B9

左右結構

3111513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dcy

opike

pgxs

83747

拼音 bó

注音 ㄅㄛˊ

部首 金 部外 5總筆劃 10

基本區 94B9筆順 3111513544

標

钹 基本解釋

● 鈸

(鈸)

bó ㄅㄛˊ


  1. 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兩個圓銅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兩片相擊作聲。

英語 cymbals

德語 Becken (S, Mus)

法語 cymbales

【漢典】

钹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鈸

鈸 bó

名

銅質圓形的樂器,中心鼓起,兩片相擊作聲 [cymbals]。古稱「銅鈸」、「銅盤」。初流行西域,南北朝時傳至內地

【漢典】
【戌集上】【金】 鈸·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5

↳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钹」字頭,请參考「鈸」字。)
【戌集上】【金】 鈸·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撥切,音跋。【玉篇】鈴也。【集韻】鈴屬。【韻會】樂書銅鈸,南齊穆士素所造,其圓數寸,大者出於扶南高昌疎勒之國,其圓數尺,隱起如浮漚,以韋貫之,相擊以和樂。唐燕樂法曲,有銅鈸相和之樂。【正字通】亦謂之銅盤,司馬承禎制𤣥眞道曲,大羅天曲,有鐃鈸,蓋其小者,今亦用之以節樂。或謂之草子。或謂之鋪鈸。

【漢典】

钹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o˧˥

粤语 bat6潮州话 bhuah8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钹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鈸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鉑(bo2)
    2. 薄(bo2)
    3. 鈸(bo2)
    4. 脖(bo2)
    5. 䶈(bo2)
    6. 鮊(bo2)
    7. 袯(bo2)
    8. 馎(bo2)
    9. 殕(bo2)
    10. 榑(bo2)
    11. 䟛(bo2)
    12. 䭦(bo2)
同部首
    1. 钏
    2. 铱
    3. 锅
    4. 锔
    5. 铤
    6. 镪
    7. 䥼
    8. 䦃
    9. 钨
    10. 钿
    11. 镗
    12. 锓
同筆畫
    1. 軑
    2. 陯
    3. 桅
    4. 㸔
    5. 娑
    6. 㛗
    7. 倂
    8. 埙
    9. 郬
    10. 莈
    11. 㓑
    12. 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