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 基本解釋
鍊 國語辭典
動
用火燒或高溫加熱等方法,使物質去除雜質,變得精純或堅硬。《抱朴子·內篇·金丹》:「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元史·卷一○四·刑法志三》:「諸出銅之地,民間敢私鍊者禁之。」通「煉」。
用火久熬,炮製藥石。《文選·江淹·雜體詩·王徵君》:「鍊藥矚虛幌,汎瑟臥遙帷。」通「煉」。
斟酌字句使美好精確。如:「鍊字」。唐·杜荀鶴〈閒居書事〉詩:「鬢白祗應秋鍊句,眼昏多為夜抄書。」
訓練、磨練。如:「鍛鍊」。《抱朴子·內篇·金丹》:「服此二物,鍊人身體。」唐·孟郭〈小隱吟〉:「鍊性靜棲白,洗情深寄玄。」
名
金屬環相連而成的繩狀物。如:「鐵鍊」、「鎖鍊」。
© 漢典
【唐韻】【韻會】【正韻】𠀤郞甸切,音練。【說文】冶金也。【正字通】煎冶銅鐵使精熟也。【
𨻰琳·武庫賦】鎧則東吳闕鞏,百鍊精剛。【皇極經世】金百鍊然後精,人亦如此。
又精金也。【王褒·四子講德論】精鍊藏於鑛鏷。
又凡物精熟者,皆爲鍊。【淮南子·地形訓】鍊土生木,鍊木生火。【註】鍊猶治也。
又【唐六典】道士修行,其德高思精者,稱鍊師。
又酷吏巧入人罪曰鍊。【前漢·路溫舒傳】鍛鍊而周內之。【註】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猶工冶陶鑄鍛鍊,使之成熟也。通作煉。
又通作湅。【周禮·冬官考工記·栗氏攺煎金錫則不耗註】削湅之精不復減也。
又【集韻】居晏切,音諫。【博雅】車軸鐵。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