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載
zǎi ㄗㄞˇ
- 年;歲:千~難逢。三年兩~。
- 記錄;刊登;描繪:記~。連~。轉~。
其它字義
● 載
- 裝,用交通工具裝:~客。~貨。~重。~體。裝~。滿~而歸。
- 充滿:怨聲~道。
- 乃,於是(古文裏常用來表示同時做兩個動作):~歌~舞。
- 姓。
英語 load; carry; transport, convey
德語 Jahr; befördern , etw. befördern, mit etw. beladen sein (S)
法語 année,enregistrer par écrit,porter (navire, charrette),contenir,charger, noter
載 國語辭典
乘坐。《說文解字·車部》:「載,乘也。」《史記·卷二九·河渠書》:「陸行載車,水行載舟。」唐·孟郊〈感興〉詩:「吾欲載車馬,太行路崢嶸。」
裝運。如:「載人」、「載貨」。唐·李白〈懷仙歌〉:「巨鼇莫載三山去,我欲蓬萊頂上行。」
記錄。如:「記載」、「刊載」、「轉載」。
承受。《易經·坤卦·象曰》:「君子以厚德載物。」《三國志·卷二七·魏書·王基傳》:「臣聞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
充滿。如:「怨聲載道」。唐·李白〈天長節度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頌聲載路,豐碑是刊。」
且、又。同時做兩個動作。如:「載歌載舞」。《詩經·鄘風·載馳》:「載馳載驅,歸唁衛侯。」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相當於「年」。如:「一年半載」、「三年五載」、「千載難逢」。
〔古文〕𡙺【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𠀤作代切,音再。【說文】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
又承也,勝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又事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註】言奮起其功,以廣帝堯之事也。
又始也。與哉通。【詩·豳風】春曰載陽。【孟子】湯始征,自葛載。
又則也,助語辭。【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又成也。【書·益稷】乃賡載歌。【註】賡,續也。續歌以成其義也。
又行也。【書·臯陶謨】載采采。【註】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又滿也。【詩·大雅】厥聲載路。
又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史記·伯夷傳】載籍極博。
又飾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註】箭以銀錫飾之也。
又載師,官名。【周禮·地官·載師註】載之爲言事也,事民而稅之也。
又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昨代切,音在。【集韻】舟車運物也。【詩·小雅】其車旣載。【註】才再反。
又【廣韻】作亥切【集韻】【正韻】子亥切,𠀤音宰。年也。【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按《爾雅·釋天》載,歲也。註: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之義。蔡邕《獨斷》載,歲也。言一歲之中莫不覆載也。據此則年載之載亦可作去聲讀也。
又【集韻】都代切,音戴。與戴通。【詩·周頌】載弁俅俅。【禮·月令】載以弓韣。
又叶子利切,音祭。【詩·小雅】受言載之。叶下喜。
又叶節力切,音卽。【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叶上牧棘。
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Ąi˥˧ 唐代读音 *tzə̀i *tzə̌i dzhə̀i tzə̀i日语读音 NOSERU SHIRUSU NORU韩语罗马 CAY现代韩语 재越南语 tả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zai5 zoi5 [海陆腔] zai5 [客英字典] zai5 zoi5 [梅县腔] zhoi5 zai5 zai3 [陆丰腔] zai5 [东莞腔] zoi5 zai5 [客语拼音字汇] zai3 zai4 zoi4 [宝安腔] zoi5 [梅县腔] zai5粤语 zoi2 zoi3潮州话 zai3 zai2
近代音 精母 皆來韻 上聲 宰小空;精母 皆來韻 去聲 在小空;中古音 精母 海韻 上聲 宰小韻 作亥切 一等 開口;精母 代韻 去聲 載小韻 作代切 一等 開口;從母 代韻 去聲 載小韻 昨代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咍部 ;精母 咍部 ;王力系统:精母 之部 ;精母 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