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越俎代庖
◎ 越俎代庖 yuèzǔ-dàipáo
[take sb's job into one's own hand;exceed one’s functions and meddle in others’ affairs] 原意指人各有專職,庖人雖不盡職,主祭者也不越過戉俎去替他辦席。比喻超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
爲何擅離職守,越俎代庖。——崑曲《十五貫》
-----------------
國語辭典俎,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廚師下廚。語本《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後用以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宋.陳亮〈與呂伯恭正字書〉四則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惻井渫不食乎?」近越職代理
英語 lit. to go beyond the sacrificial altar and take over the kitchen (idiom); fig. to exceed one's place and meddle in other people's affairs, to take matters into one's own hands
德語 sich in einem Bereich betätigen für den ein anderer zuständig ist (S)
© 漢典
越俎代庖 成語解釋
越俎代庖
【解釋】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出處】《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示例】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
【近義詞】包辦代替
【反義詞】自力更生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漢典
越俎代庖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越俎代庖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