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谥法

拼音 shì fǎ

注音 ㄕˋ ㄈㄚˇ

谥法 詞語解釋

解釋
1.評定諡號的法則。上古有號無諡﹐周初始制諡法﹐至秦廢。漢復其舊﹐歷代因之﹐至清止。 2.稱號。
-----------------
國語辭典
諡法shì fǎㄕˋ ㄈㄚˇ
  1. 按死者行跡立號之法,以表彰其行為事跡。始於周,廢於秦,漢時又恢復其法,沿至清末始廢。

  2. 書名。宋蘇洵奉詔編定,四卷。取世傳周公諡法以下諸書,刪定考證,以成是書。

© 漢典

谥法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諡法

  • 諡法:追諡的準則。即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其生前事蹟及品德,給予一個評定性的稱號以示表彰。始於西周中葉稍後。從周文王、武王至懿王,王號均自稱。孝王之後,方有諡法。後仍有自立王號者,如春秋時,楚君熊通自立爲武王。天子及諸侯死後,由卿大夫議定諡號。秦始皇廢不用。漢初恢復。以後帝王諡號由禮官議上。貴族大臣死後定諡,由朝廷賜予。明清定諡屬禮部。此外,又有私諡,始於東漢,大多是士大夫死後由親族門生故吏爲之立諡,故稱私諡。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释法
      2. 饰法
      3. 世法
      4. 试法
      5. 式灋
      6. 式法
      7. 式灋
      8. 施法
      9. 拾发
      10. 世法
      11. 式法
      12. 世阀
      13. 世婚
      14. 释子
      15. 嗜痂
      16. 事项
      17. 试厅
      18. 事火咒龙
      19. 教灋
      20. 军灋
      21. 读灋
      22. 辩灋
      23. 辟灋
      24. 九灋
    相關詞語
      1. 谥名
      2. 谥策
      3. 谥告
      4. 谥典
      5. 谥册
      6. 谥号
      7. 论谥
      8. 赐谥
      9. 嘉谥
      10. 补谥
      11. 美谥
      12. 复谥
      13. 法岁
      14. 法科
      15. 法势
      16. 法则
      17. 法不徇情
      18. 法郎机
      19. 欧虞法
      20. 依法
      21. 生法
      22. 金屎法
      23. 释法
      24. 良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