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 基本解釋
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蟲名 [julid]。又名“馬蠲”、“馬陸”。俗稱“香油蟲”
詞性變化
〈動〉
(1) 除去、驅出、去掉。同“捐” [eliminate]
宜弘大務,蠲略細微。——《後漢書·慮植傳》
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白居易《杜陵叟》
(2) 又如:蠲資(出資);蠲恤(免去勞役賦稅等項,並給與安慰或救濟);蠲痾(除去疾病);蠲丁(免除丁口錢);蠲欠(免除積欠租稅);蠲平(消除平息)
(3) 清除,疏通 [clear away]
應時而蠲。——揚雄《劇秦美新》
蠲濁而流清。——柳宗元《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4) 又如:蠲疏(清除疏通);蠲滌(清除,除去);蠲蕩(清除;廢除)
(5) 使清潔 [cleanse]
剖腹以蠲腸。——《晉書·皇甫謐傳》
(6) 又如:蠲潔(清潔;明潔);
(7) 明示,顯示 [make clear]
惠公蠲其大德。——《左傳》
(8) 通“涓”。擇取 [choose]
圖厥政,不蠲蒸,天惟降時喪。——《書·多方》
常用詞組
蠲 國語辭典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倍足綱。全身由許多環節構成,多腳,頭生有一對觸鬚。《說文解字·虫部》:「蠲,馬蠲也。」也稱為「馬陸」。
免除。如:「蠲免」、「蠲除」。《紅樓夢·第一四回》:「如這些無頭緒,荒亂推託偷閒竊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光耀、顯明。《左傳·襄公十四年》:「惠公蠲其大德。」
使清潔。《文選·張衡·思玄賦》:「湯蠲體以禱祈兮,蒙庬褫以拯民。」《晉書·卷五一·皇甫謐傳》:「岐伯剖腹以蠲腸。」
馬蠲也。从虫目,益聲。了,象形。《明堂月令》曰:腐艸爲蠲。古玄切
(蠲)馬蠲也。馬蠲亦名馬蚿。亦名馬蚈。亦名馬蠸。見呂覽仲夏紀、淮南時則訓高注。而爾雅釋蟲蛝、馬䗃。郭注。馬蠲、蚐。俗呼馬
𧏿。方言曰。馬蚿大者謂之馬蚰。蚰
𧏿同字也。莊子謂之蚿。多足蟲也。今巫山夔州人謂之艸鞵絆。亦曰百足蟲。茅茨陳朽則多生之。故淮南、呂覽皆曰腐艸化爲蚈。高注曰。蚈讀如蹊徑之蹊是也。其注淮南云。一曰熒火。乃備異說。鄭注戴記腐艸爲熒曰。熒、飛蟲、熒火也。葢非古文古說。从虫。
𦉶象形。不云从蜀者。物非蜀類。又書無蜀部也。益聲。益聲在十六部。故蠲之古音如圭。韓詩。吉圭爲饎。毛詩作吉蠲。蠲乃圭之叚借字也。唐詩。水搖文蠲動。亦尙讀如桂。音轉乃讀古懸切。朙堂月令曰。腐艸爲蠲。許所據者古文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