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捨本逐末
◎ 捨本逐末 shěběn-zhúmò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b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指做事捨棄根本的部分,卻過多地追求細枝末節,形容輕重倒置。也說“捨本求末”
如果作者本沒有什麼新穎獨創之見,卻勉強去雕砌一些警句、格言之類來等着讀者喝采,那是捨本逐末的作法。——《義論、考據和辭章》
-----------------
國語辭典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只重視微末小節。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序〉:「捨本逐末,賢哲所非。」也作「舍本事末」。近本末倒置
© 漢典
舍本逐末 成語解釋
捨本逐末
【解釋】舍: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出處】《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示例】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
【近義詞】捨近求遠、貪小失大
【反義詞】追本求源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漢典
舍本逐末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捨本逐末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