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聊齋志異
◎ 聊齋志異 Liáozhāi Zhìyì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中國清代短篇文言小說集。作者蒲松齡。全書約500篇,題材博採前人筆記、民間傳說。構思奇特,或借鬼狐精靈寫人類社會,或使幽冥地府和現實生活交融,在離奇怪誕中往往蘊含人生哲理。有些作品暴露封建社會的黑暗,抨擊科舉制度的弊病。多數作品寫婚姻戀愛故事,反映青年男女衝破封建牢籠的願望。文體融合傳奇、志怪小說特點,許多篇末附有評論,闡發主旨。此書已爲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出版了30多種文字譯本
-----------------
國語辭典書名。大部分為清蒲松齡所撰,一小部分出自他人手筆。全書分為八卷或十六卷,共四百三十一篇。聊齋為蒲松齡的書房,志異是說記錄一些怪異的事情,借鬼狐之事,抒發對現實政治、社會的不滿。描寫委婉,文筆精鍊,條理井然,為我國著名的短篇小說集。簡稱為「聊齋」。
© 漢典
聊斋志异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聊齋志異 (蒲松齡著文言短篇小說集)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