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象形。古代的一種翻土農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鬆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漢字部首之一,從“耒”的字,與原始農具或耕作有關。本義: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像木叉) 同本義 [plough]
耒,手耕曲木也。——《說文》
天子親載耒耜。——《禮記·月令》。注:“耒耜之上曲也。”
耒耨之所刺。——《莊子·胠篋》。李注:“耜柄也,犁也。”
耜其柄,耜其刃。——《後漢書·章帝紀》
身執耒臿。——《韓非子·五蠹》
(2) 又如:耒耨(耕耘用的農器。指犁鋤)。亦指耜的木曲柄。又如:耒耜
常用詞組
© 漢典
耒 國語辭典
名
古代木製耕具上的曲柄。《易經·繫辭下》:「斲木為耜,楺木為耒。」
需用手推耕的犁。《韓非子·五蠹》:「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耕夫釋耒,桑婦下機。」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漢典
『說文解字』
手耕曲木也。从木推丯。古者垂作耒㭒以振民也。凡耒之屬皆从耒。盧對切
『說文解字注』
(耒)耕曲木也。各本耕上有手。今依廣韵隊韵、周易音義正。下文云。耕、犁也。謂犁之曲木也。禮記音義引字林亦云耕曲木。考工記。車人爲耒。庛長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自其庛緣其外。以至於首。以弦其内。六尺有六寸。注云。庛讀爲棘刺之刺。刺耒下前曲接耜。緣外六尺有六寸。内弦六尺。應一步之尺數。按經多云耒耜。據鄭說耒以木。耜以金。沓於耒刺。京房云。耜、耒下耓也。耒、耜上句木也。許木部耜作枱。耒耑也。耕犁也。許說與京同。與鄭異。鄭本匠人。謂犁爲耜。統言之也。許分別金謂之犁。木謂之枱。析言之也。从木推丯。考工記曰。直庛則利推。從木推丰㑹意。盧對切。十五部。古者
𡍮作耒枱。枱見木部。今之耜字也。各本作㭒。誤。㭒、臿也。㠯振民也。此出世本。世本有作篇。振、舉救也。凡耒之屬皆从耒。
© 漢典
耒 字源字形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