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簞食瓢飲
◎ 簞食瓢飲 dān sì piáo yǐn
[poor;live simply on a bamboo dish of rice and a gourd of drink] 用簞盛飯吃,用瓢舀水喝,舊指安貧樂道,也指生活貧苦
而顏淵簞食瓢飲,在於陋巷。——《漢書·貨殖傳》
-----------------
國語辭典語本《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指顏回生活雖然清苦,卻依舊不改樂道的志趣。後用以比喻安貧樂道。《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子贛傳》:「顏淵簞食瓢飲,在于陋巷。」唐.韓愈〈與李翶書〉:「彼人者,有聖者為之依歸,而又有簞食瓢飲,足以不死,其不憂而樂也。」也作「簞瓢陋巷」。
© 漢典
箪食瓢饮 成語解釋
簞食瓢飲
【解釋】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出處】《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示例】而又有~,足以不死。 ◎唐·韓愈《與李翱書》
【近義詞】節衣縮食、粗茶淡飯
【反義詞】大吃大喝、窮奢極侈、大塊朵頤、食前方丈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生活簡樸
© 漢典
箪食瓢饮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簞食瓢飲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