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積不相能
◎ 積不相能 jībùxiāngnéng
[have always been at variance;be always at loggerheads;have never been on good terms] 向來就不和睦
-----------------
國語辭典積,久積。能,親善。積不相能指長期來不能和睦相處。《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君與劉公積不相能,而信其虛談,不為之備,終受制矣。」
英語 always at loggerheads (idiom); never able to agree with sb, unable to get on with sb
© 漢典
積不相能 成語解釋
【解釋】積:積久而成的;能:親善。指一向不和睦。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欒桓子娶於範宣子,生懷子,範鞅以其亡也,怨欒氏,故與欒盈爲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後漢書·吳漢傳》:“子與劉公積不相能,而信其虛談,不爲之備,終受制矣。”
【示例】再有那狹量的人,以及平日與他~的,遂拿着稿子去見東家,說他種種不是。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二十二回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指一向不和睦
© 漢典
積不相能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積不相能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