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禾,家聲。本義:種植五穀)
(2) 同本義 [sow grains]
不稼不穡。——《詩·魏風·伐檀》
巫載民不稼不穡食也。——《山海經·大荒南經》
宜稼于田。——《儀禮·少牢禮》
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稼桑(栽種桑樹的一種方法。即斬下桑的枝葉而加以種植);稼事(農田耕種的事物);稼政(修封疆、開溝洫、教民種植五穀等事);稼器(農具)
(4) 從事農業生產 [be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好稼者衆矣。——《荀子·解蔽》
詞性變化
〈名〉
(1) 禾所結的果實 [ear]
稼,禾之秀實爲稼,莖節爲禾。——《說文》。朱駿聲曰:“在野曰稼。”
九月築城圃,十月納禾稼。——《詩·豳風·七月》
簡稼器。——《周禮·遂大夫》
(2) 穀物;莊稼 [cereals;crops;grains]
稼生於野,而藏於倉。——《呂氏春秋》
主人東皋上,時稼繞茅屋。——唐· 王維《宿鄭州》
傷稼乎。——唐· 李朝威《柳毅傳》
一畝之稼。——宋· 沈括《夢溪筆談》
共說今年秋稼好,碧湖紅稻鯉魚肥。——清· 鄭燮《喜雨》
常用詞組
稼 國語辭典
禾的穗和果實。亦泛指農作物。如:「莊稼」。《詩經·豳風·七月》:「十月納禾稼。」
耕作。如:「耕稼」、「稼穡」。《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唐·韓愈〈圬者王承福傳〉:「粟,稼而生者也。」
禾之秀實爲稼,莖節爲禾。从禾家聲。一曰稼,家事也。一曰在野曰稼。古訝切
(稼)禾之秀實爲稼。旣言秀又言實者、論語說也。謂禾
𥝩之成曰稼也。甫田。曾孫之稼。箋云。稼、禾也。謂有稿者也。莖節爲禾。全體爲禾。渾言之也。聘禮禾三十車是也。禹貢所謂總也。莖節爲禾。別於
𥝩而言。析言之也。下文之稭稈也。从禾。家聲。古訝切。古音在五部。一曰稼、家事也。此取从家爲義。史記曰。五穀蕃孰。穰穰滿家。邠風。八月其穫。謂禾可穫也。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謂治於場而納之囷倉也。此說與穡義略同。一曰在野曰稼。稼之言嫁也。毛傳曰。種之曰稼。周禮司稼注曰。種穀曰稼。如嫁女以有所生。此說與穡義別。吕覽君守篇曰。后稷作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