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見“瞞天瞞地 ”。 瞞天昧地
-----------------
國語辭典欺騙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明.無名氏《鬧銅臺.第一折》:「我那日離山營,到銅城,見貪官壞法胡行徑,專瞞天昧地不公平。」也作「昧地謾天」。
© 漢典
瞒天昧地 成語解釋
瞞天昧地
【解釋】瞞、昧:隱瞞,欺騙。昧着良心隱瞞真實情況,以謊言騙人。
【出處】金·侯善淵《酹江月》詞:“昧地謾天,多能已會,以巧翻爲拙。”
【示例】我那日離山營,到銅城,見倉官壞法胡行徑,專~不公平。 ◎明·無名氏《鬧銅臺》第一折
【近義詞】瞞天瞞地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漢典
瞒天昧地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瞞天昧地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