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生吞活剝
◎ 生吞活剝 shēngtūn-huóbō
[uncritically] 喻指生硬地搬用別人的言論、文辭。現泛指不聯繫實際,生搬硬套別人的理論、經驗、方法等
他們從歐美日本回來,只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改造我們的學習》
-----------------
國語辭典本指唐張懷慶喜歡剽竊名士詩文,而遭時人譏為:「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見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一三.諧謔》。後比喻做學問或學習某事,只是一味的襲用他人的經驗或成果,而不求甚解。明.徐渭〈奉師季先生書〉:「大約謂先儒若文公者,著釋速成,兼欲盡窺諸子百氏之奧,是以冰解理順之妙固多,而生吞活剝之弊亦有。」也作「活剝生吞」。
英語 to swallow whole (idiom); fig. to apply uncritically
© 漢典
生吞活剝 成語解釋
【解釋】原指生硬搬用別人詩文的詞句。現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機械的搬用經驗、理論等。
【出處】唐·劉肅《大唐新語·譜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爲之諺雲:‘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示例】他們從歐美日本回來,只知~地談外國。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近義詞】食古不化、囫圇吞棗、生搬硬套、生拉硬扯
【反義詞】融會貫通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 漢典
生吞活剝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生吞活剝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