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虛構的生物。
現行西方神話的獨角獸則形如白馬,額前有一個螺旋角,代表高貴、高傲和純潔。有的故事中描述為長有一雙翅膀,甚至還有獨角獸是黑色的描述。
獨角獸,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頭頂正中長有一支單角的動物。在西方傳說裡,獨角獸的角有解毒功能,很多人乘機去賣“獨角獸”的角的粉末。在中國古代傳說裡,䑏疏(山海經·北山經)就是東方獨角獸的一種。
-----------------
wikipedia
獨角獸是一種傳說生物,通常被描繪為一匹白馬,前額上長有一根螺旋形的獸角,象徵著優雅和聖潔。
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西元前398年,古希臘的史學家克特西亞斯其著作《印度史》中寫道:「印度野驢分佈于印度、南亞次大陸,身材與馬相差無幾,甚至比馬還大。他們的身體雪白,頭部呈紫色,有一雙深藍的眼睛。前額正中長有一隻獸角,約有半米長,角尖朱紅,角身黝黑。」
在希伯來人的《聖經·舊約》中,亦有一種額頭長有一隻獸角的馬,名為「רְאֵם」。最初七十士譯本將其譯作希臘語的「monokeros」,後來武加大譯本與欽定版聖經都將其譯作英文的「unicorn」。
在中國先秦古籍《山海經》中,亦描述了一與其相當類似的馬,「𩣡」:「又北三百五十裡,曰敦頭之山,其上多金玉,無草木。旄水出焉,而東流注于印澤,其中多𩣡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