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牙商
牙商是中國舊時商業活動中爲買賣雙方說合交易並抽取佣金的居間商人。漢時,爲牲畜買賣雙方說合的牙商稱“駔會” 。唐牙商發展到各種買賣。名稱也有多種: 牙儈,《新唐書·張又新傳》:“嘗買婢遷約,爲牙儈搜索陵突 (即欺侮) 。”牙郎,《舊唐書·安祿山傳》:“及長,解六蕃語,爲互市牙郎。”牙人,《舊唐書·食貨志》: “自今已後,有因交關用欠陌錢者,宜但令本行頭及居停主人、牙人等,檢察送官。”牙子,《舊唐書·盧杞傳》:“市主人、牙子,各給印紙。” 明有官牙、私牙之別。官牙由政府指定,私牙也須政府批准並取得印信文簿後始得營業。牙商須領牙帖,按期繳納牙稅,並負有代官府徵稅的責任。清沿明制。到近代,牙商又稱“經紀”。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