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iān

ㄐㄧㄢ

部首 火

部外 12

總筆畫 16

𤍖 𤏖 𤒯 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1B8

左右結構

433415351535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aqj

fmua

uork

91861

拼音 jiān

注音 ㄐㄧㄢ

部首 火 部外 12總筆劃 16

基本區 71B8筆順 4334153515352511

熸 基本解釋

● 熸

jiān ㄐㄧㄢˉ


  1. 熄滅:「母獨從容以絮被濡水,往覆然處,火立~。」
  2. 潰敗:「子瑕卒,楚師~。」
  3. 燒燬;滅亡:如「始皇焚書,故~焉。」

英語 put out

德語 löschen, abschalten

法語 éteindre (un feu)​

【漢典】

熸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熸 jiān

動

(1) 火熄滅 [extinguish]。如:熸灰(灰燼);熸燧(已熄的火)

(2) 軍隊潰敗 [debacle]。如:熸亡(熸滅。滅亡)

【漢典】

熸 國語辭典

熸ㄐㄧㄢjiān
動
  1. 火熄滅。《玉篇·火部》:「熸,火滅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王夷師熸。」晉·杜預·注:「吳、楚之間謂火滅為熸。」

  2. 戰敗、潰敗。《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子瑕卒,楚師熸。」《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紀二》:「庚寅,劉公島陷,水師熸。」

【漢典】
【巳集中】【火】 熸·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熸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 熸·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將廉切,音尖。【玉篇】火滅也。【孔叢子·廣詁一】熸,滅也。【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夷師熸。【註】吳楚之閒,謂火滅爲熸。

又【昭二十三年】楚師熸。【註】其軍人無復氣勢。【劉向·說苑】卜戰龜熸。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義同。

【漢典】

熸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æn˥

粤语 zim1

近代音 中古音 精母 鹽韻 平聲 尖小韻 子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覃部 ;王力系统:精母 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熸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𤍖
𤏖
𤒯
𠒮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籈(jian1)
    2. 艰(jian1)
    3. 幵(jian1)
    4. 漸(jian1)
    5. 艱(jian1)
    6. 鹣(jian1)
    7. 攕(jian1)
    8. 椷(jian1)
    9. 䶢(jian1)
    10. 姧(jian1)
    11. 间(jian1)
    12. 籛(jian1)
同部首
    1. 熠
    2. 煃
    3. 熧
    4. 燨
    5. 煽
    6. 焙
    7. 㷫
    8. 熅
    9. 炷
    10. 燼
    11. 焋
    12. 㷏
同筆畫
    1. 薞
    2. 嶳
    3. 螠
    4. 㚡
    5. 擭
    6. 駪
    7. 縪
    8. 縧
    9. 澶
    10. 鮒
    11. 樸
    12. 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