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潛移默化
◎ 潛移默化 qiányí-mòhuà
[imperceptibly influence] 指人的思想,品性或習慣受到影響、感染而無形中發生變化
潛移默化,將來或出或處,所以益人家邦與移人風俗不少矣。——清· 龔自珍《與秦敦夫書》
-----------------
國語辭典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環境或別人的影響,於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清史稿.卷三八一.陳鑾傳》:「請敕儒臣闡明聖諭廣訓,黜異端之旨,撰為韻言,布之鄉塾,俾士民童年誦習,以收潛移默化之效。」《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須用些水磨工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以致打草驚蛇,反為不美。」也作「潛移暗化」。
© 漢典
潜移默化 成語解釋
潛移默化
【解釋】潛:暗中同,不見形跡;默:不說話,沒有聲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化。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潛移暗化,自然似之。”
【示例】民衆文學當有一種“~”之功,以純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舊有讀物、戲劇等底不潔的、褊狹的趣味。 ◎朱自清《民衆文學的討論》
【近義詞】耳濡目染、近朱者赤、潛移暗化
【反義詞】潔身自好、無動於衷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用於人的思想、作風等
© 漢典
潜移默化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潛移默化 (漢語成語)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