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恭俭让 成語解釋
溫良恭儉讓
【解釋】原意爲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鬥爭性。
【出處】《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近義詞】溫良儉讓、溫良恭儉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鬥爭性
© 漢典
温良恭俭让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溫良恭儉讓
© 漢典
【解釋】原意爲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鬥爭性。
【出處】《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近義詞】溫良儉讓、溫良恭儉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鬥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