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iǎn

ㄋㄧㄢˇ

部首 水

部外 7

總筆畫 10

㲽 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D8A

左右結構

441534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vyn

esip

vysw

37132

拼音 niǎn

注音 ㄋㄧㄢˇ

部首 水 部外 7總筆劃 10

基本區 6D8A筆順 4415344544

涊 基本解釋

● 涊

niǎn ㄋㄧㄢˇ


  1. 出汗的樣子:「~然汗出,霍然病已」。

● 涊

rěn ㄖㄣˇ


  1. 古水名。

英語

dirt

【漢典】

涊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涊 niǎn

形

汗出的樣子 [sweating]。如:涊顏(汗顏,羞愧);涊淟(污濁)

【漢典】
【巳集上】【水】 涊·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涊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涊·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乃殄切,音撚。【博雅】淟涊,垢濁也。【陸機·文賦】謬𤣥黃之秩序,故淟涊而不鮮。

又【玉篇】淟涊,惡醉貌。

又汗出貌。【枚乗·七發】涊然汗出。

又【唐韻】而軫切【集韻】爾軫切,𠀤音忍。水名,在上黨。

【漢典】
【卷十一】【水】

↳㲽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涊」字頭,请參考「㲽」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也。从水刃聲。乃見切

《說文解字注》

(㲽)㲽水也。集韵、類篇引說文有出上黨三字。又沴㲽與淟涊同。沴涊、溼相箸也。亦垢濁也。从水。刃聲。乃見切。古音在十二部。

【漢典】

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iæn˨˩˦

客家话 [海陆腔] ngiun3 ngien3 [客英字典] ngiun3 ngien3 [台湾四县腔] ngiun3 ngien3粤语 nin5

近代音 中古音 日母 軫韻 上聲 忍小韻 而軫切 三等 開口;泥母 銑韻 上聲 撚小韻 乃殄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痕部 ;王力系统:泥母 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涊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㲽
𠗋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㜤(nian3)
    2. 輦(nian3)
    3. 蹨(nian3)
    4. 䟢(nian3)
    5. 簐(nian3)
    6. 碾(nian3)
    7. 淰(nian3)
    8. 䚓(nian3)
    9. 蹍(nian3)
    10. 㞋(nian3)
    11. 攆(nian3)
    12. 焾(nian3)
同部首
    1. 灉
    2. 浠
    3. 淓
    4. 㵲
    5. 㳻
    6. 滂
    7. 溒
    8. 泜
    9. 瀴
    10. 溫
    11. 浿
    12. 瀂
同筆畫
    1. 宧
    2. 浥
    3. 哻
    4. 铀
    5. 哣
    6. 鸲
    7. 珛
    8. 浴
    9. 舩
    10. 旁
    11. 悓
    12. 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