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每下愈況
1.《莊子.知北遊》:"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意謂估量豬之肥瘦,越近豬的腳脛越能顯出它是否真肥。比喻越是從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清"道"的真實情況。況,由比照而顯明。後用以指情況越來越差。
-----------------
國語辭典估量豬隻肥瘦,由腳脛的肉愈多,知豬愈肥。語出《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正獲、監市皆是官名,履狶是用腳踩著豬去試肥瘦。「每下愈況」本指要知道豬的肥瘦,要從最下部不易長肉的小腿部分去試,此處肉愈多,豬就愈肥。比喻從低微之處去看道,道就越明顯。此義後世罕用,或混同「每況愈下」,比喻情況愈來愈壞。如:「自從他父親去世後,他家的經濟情形每下愈況。」反蒸蒸日上
© 漢典
每下愈况 成語解釋
每下愈況
【解釋】越往下越明顯。表示情況越來越壞。
【出處】《莊子·知北遊》:“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希也,每下愈況。”
【近義詞】每況愈下、江河日下
【反義詞】蒸蒸日上
【語法】複雜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走下坡路
© 漢典
每下愈况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每下愈況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