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ī

ㄑㄧ

部首 木

部外 6

總筆畫 10

繁體 榿

榿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864

左右結構

1234252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mnn

dusu

flyy

42917

拼音 qī

注音 ㄑㄧ

部首 木 部外 6總筆劃 10

基本區 6864筆順 1234252515

標

桤 基本解釋

● 榿

(榿)

qī ㄑㄧˉ


  1. 〔~木〕落葉喬木,葉長倒卵形,果穗橢圓形,下垂,木質較軟,嫩葉可作茶的代用品。

英語 alder

德語 Erlenholz, Erle (S)

法語 aulne

【漢典】

桤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榿

榿 qī

名

榿樹 [longpeduncled alder]。榿木屬的一種落葉喬木,葉長橢圓形,邊緣有稀疏鋸齒,柔荑花序,雌雄同株,果穗懸垂,木材堅韌,產於中國四川、貴州和陝西

【漢典】
【辰集中】【木】 榿·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榿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桤」字頭,请參考「榿」字。)
【辰集中】【木】 榿·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韻會】丘其切,音𢽽。木名。【益部方物記】民家樹榿,不三年,材可倍常,疾種移取,里人以爲利。【杜甫·覓榿木栽詩】飽聞榿樹三年大,爲致溪邊十畝隂。【王安石·榿木詩】濯錦江邊木有榿,野園封植佇華滋。地偏幸免桓魋伐,歲晚還同庾信移。

又【正字通】苦駭切,音楷。

又【齊東野語】榿字,五來切,音獃。義𠀤同。

【漢典】

桤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粤语 kei1潮州话 ki1

【漢典】

桤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榿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螇(qi1)
    2. 𠀁(qi1)
    3. 褄(qi1)
    4. 墄(qi1)
    5. 鶈(qi1)
    6. 栖(qi1)
    7. 鏚(qi1)
    8. 欺(qi1)
    9. 蹊(qi1)
    10. 郪(qi1)
    11. 棲(qi1)
    12. 諆(qi1)
同部首
    1. 桹
    2. 栧
    3. 㰂
    4. 㯁
    5. 櫣
    6. 柮
    7. 棏
    8. 槳
    9. 椂
    10. 欉
    11. 杜
    12. 樐
同筆畫
    1. 𠀿
    2. 笫
    3. 秜
    4. 倃
    5. 捂
    6. 哫
    7. 莉
    8. 耻
    9. 䥾
    10. 翃
    11. 欭
    12. 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