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nǐ
ㄋㄧˇ
部首 方
部外 7
總筆畫 11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5CE
415331513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tnx
ysosp
syxr
08212
拼音 nǐ
注音 ㄋㄧˇ
部首 方 部外 7總筆劃 11
統一碼 65CE筆順 41533151335
基本字義
● 旎
nǐ ㄋㄧˇ
◎ 〔旖~〕見“旖”,柔美的樣子。
英語
fluttering of flag; romantic
法語 flottement des drapeaux
詳細字義
◎ 旎 nǐ
(形聲。雙音詞“旖( yǐ)旎”,本爲旌旗隨風飄揚的樣子,引申爲柔美的樣子)——見“旖旎”( yǐnǐ):柔和美好
參見「旎旎」、「旖旎」等條。
【唐韻】女氏切【集韻】【韻會】乃倚切,𠀤音柅。旖旎,旌旗從風貌。【史記·司馬相如傳】旖旎從風。【註】旖旎,阿那也。【前漢·揚雄甘泉賦】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註】旖旎,旒襂之形也。
又【前漢·揚雄傳】乗雲蜺之旖旎兮。【註】旖旎,雲貌。
又【楚辭·九辯】紛旖旎乎都房。【註】旖旎,盛貌。
又【集韻】女夷切,音尼。
又乃可切,音娜。或作𣃽。義𠀤同。
又【韻補】叶囊何切。【東方朔·七諫】拔搴𤣥芝兮,列樹芋荷。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襂字原从方从參作。
国际音标 ni˨˩˦ 唐代读音 niɛ̌日语读音 TANABIKU
客家话 [梅县腔] ni3 [宝安腔] li3 [客英字典] ni3 [台湾四县腔] ni3 [客语拼音字汇] ni3 [海陆腔] ni3粤语 nei5
近代音 泥母 齊微韻 上聲 伱小空;中古音 孃母 紙韻 上聲 狔小韻 女氏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灰部 ;王力系统:泥母 脂部 ;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