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亦作“斷絃”。 斷絕的弓弦;斷絕的琴絃。 古以琴瑟調和喻夫婦和諧,故謂喪妻為斷弦。 絕弦。斷絕琴絃。典出《呂氏春秋•本味》:伯牙善彈琴,鍾子期聽之,即能知其意,“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絃,終身不復鼓琴”。 謂失妻。 指斷絕的絃音。猶言餘響。 斷弦
-----------------
國語辭典斷裂的弓弦或琴弦。南朝陳.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乃知斷弦可續,情去難留。或若火裡生花,可稱希有。」亦指斷絕的弦音、餘響。北周.庾信〈怨歌行〉:「 為君能歌此曲,不覺心隨斷弦。」
喪妻。古代以琴瑟比喻夫妻,故稱喪妻為「斷弦」。唐.徐彥伯〈孤燭歎〉詩:「暖手縫輕素,嚬蛾續斷弦。」《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權翰林自從斷了弦,告病回家,一年有餘,尚未續娶。」也作「斷絃」。
英語 widowed, lit. broken string, cf 琴瑟[qin2 se4] qin and se, two instruments epitomizing marital harmony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