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揠苗助長
◎ 揠苗助長 yàmiáo-zhùzhǎng
(1) [ spoil things by excessive enthusiasm as one who tries to help the shoots grew by pulling them up]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點。後來用來比喻不顧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把事情弄壞
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宋· 呂本中《紫微雜說》
(2) 也說“拔苗助長”
-----------------
國語辭典古時宋國人因他種的苗未長高,而用手將它拉高,結果苗卻反而枯死了。典出《孟子.公孫丑上》。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宋.呂本中《紫微雜說》:「學問功夫全在浹洽涵養蘊蓄之久……非如世人強襲取之,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也作「拔苗助長」。近適得其反,欲速不達反循序漸進
© 漢典
揠苗助长 成語解釋
揠苗助長
【解釋】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示例】對學生的教育既不能~,也不能放任自流。
【近義詞】欲速不達
【反義詞】放任自流、循序漸進
【語法】連動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 漢典
揠苗助长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揠苗助長 (成語百科)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