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拔火罐
利用熱力排除玻璃、瓷質或竹製火罐內空氣,造成負壓吸附在患部皮膚上,使局部鬱血或充血的一種治療方法。可使皮下血管擴張、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旺盛,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止痛消腫、驅散風寒溼邪等作用。
-----------------
國語辭典一種短小的煙囪,以鐵或陶土製成,用時罩在火爐上,使燃燒的炭火更加旺盛。也稱為「火拔子」。
一種中醫療法。以竹筒、陶瓷等製成的小罈或寬口瓶作為火罐。拔罐時,將點燃的酒精棉或油紙條,直接置於火罐內片刻後,趁熱將罐倒扣在皮膚上。罐內因燃燒而空氣減少,產生負壓,皮膚被吸,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現象,以達到治療效果。通常用於腰痛、頭痛、神經痛、關節炎和哮喘等多種病症。也作「拔罐子」。
英語 suction cup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to draw the blood and qi 氣|气), detachable suction chimney to make a stove draw
德語 schröpfen (V)
法語 ventouse (médecine)
© 漢典
拔火罐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拔火罐 科普中國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