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謀杜斷 成語解釋
【解釋】指唐太宗時,名相房玄齡多謀,杜如晦善斷。兩人同心濟謀,傳爲美談。
【出處】《舊唐書·房玄齡杜如晦傳論》:“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
【示例】房謀兼杜斷,蕭律繼曹遵。 ◎元雅琥《上執政四十韻》
【近義詞】天作之合
【語法】聯合式;作補語;形容能人之間的合作
© 漢典
房謀杜斷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房謀杜斷
© 漢典
【解釋】指唐太宗時,名相房玄齡多謀,杜如晦善斷。兩人同心濟謀,傳爲美談。
【出處】《舊唐書·房玄齡杜如晦傳論》:“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
【示例】房謀兼杜斷,蕭律繼曹遵。 ◎元雅琥《上執政四十韻》
【近義詞】天作之合
【語法】聯合式;作補語;形容能人之間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