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憤青

拼音 fèn qīng

注音 ㄈㄣˋ ㄑㄧㄥ

憤青 詞語解釋

解釋

◎ 憤青 fèn qīng

(1) [angry youth; radical youth] “憤怒的青年”的縮略說法。多指對社會現象、歷史問題、政治現象等表現出強烈不滿與激烈言辭的青年人。

他年輕時是個憤青,經常在網路上發表激烈的時評文章。

(2) [hot-headed youth] 泛指一些行事衝動、缺乏理性思考的人。

別像個憤青一樣衝動,多冷靜思考再發言。

© 漢典

憤青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憤青(憤怒青年)

憤青(Angry Young Man),全稱“憤怒青年”,顧名思義,是指思想偏激、情緒化,有極端言論和行動的青年。它是在1990年代中後期成為流行詞的,但其實“憤青”現象在歷史上早已存在。

“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歐美左翼思潮中主張顛覆傳統社會價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憤怒青年》記述一班不滿社會現狀而急於改變現實的青年,證明當時已存在“憤怒青年”的稱呼,後來該詞被簡稱為“憤青”。由於通信手段的進步和互聯網廣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參與到對歷史問題和國際局勢相關問題的討論中,這就為“憤青”群體的產生和生長提供了物質基礎。

&憤青是一種時代產物,也是很複雜的社會現象。

© 漢典

【載入評論 】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