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Qìng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 慶父:魯莊公的弟弟。慶父不死,魯國的禍亂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禍首,就不會有安寧
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 魯難未已。”——《晉書·李密傳》
-----------------
國語辭典春秋魯國人慶父,於莊公死後,欲篡位而兩弒嗣君,致使魯國動盪不安,齊大夫仲孫湫乃有「不去慶父,魯難未已」之語。見《左傳.莊公三十二年、閔公元年》。後以喻首惡不除,則禍亂不能平息。《晉書.卷八十八.孝友傳.李密傳》:「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漢典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成語解釋
【解釋】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出處】《左傳·閔公元年》:“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示例】~。戰犯不除,國無寧日。這個道理,難道現在還不明白麼? ◎毛澤東《南京政府向何處去?》
【語法】複句式;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 漢典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