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埋輪
1.埋車輪於地,以示堅守。 2.東漢順帝時,大將軍樑冀專權,朝政腐敗。漢安元年(公元142年)選派張綱等八人巡視全國,糾察吏治,餘人皆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狸!"遂上書彈劾樑冀,揭露其罪惡,京都爲之震動。事見《後漢書.張綱傳》。後以"埋輪"爲不畏權貴,直言正諫之典。 3.比喻月落。輪,喻月。 4.比喻停留。
-----------------
國語辭典車輪埋於地下,以示堅守。《孫子.九地》:「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
東漢順帝時,大將軍梁冀專權,朝政腐敗。帝選派張綱八人巡視全國,糾察吏治,餘人皆受命之部,獨綱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上書彈劾梁冀,揭露梁冀的罪惡。見《後漢書.卷五六.張皓傳》。後比喻不畏權貴,直言進諫。《文選.沈約.奏彈王源》:「雖埋輪之志,無屈權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比喻圓月隱沒於天際。唐.唐彥謙〈七夕〉詩:「露白風清夜向晨,小星垂珮月埋輪。」
© 漢典
埋轮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埋輪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