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圍魏救趙
◎ 圍魏救趙 wéiwèi-jiùzhào
[besiege Wei to rescure Zhao—relieve the besieged by besieging the base of the besiegers] 戰國時,魏國圍攻趙國都城,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乘魏國空虛,發兵攻魏,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憊,在桂陵(今山東菏澤)大敗魏軍,趙國因而解圍。後來用“圍魏救趙”來指類似的作戰方法
-----------------
國語辭典戰國時魏圍攻趙都邯鄲,趙求救於齊,齊以田忌為將,孫臏為師率兵救趙。孫臏趁魏重兵在外,國內空虛,派兵直搗魏都大梁,魏軍被迫撤回,並於桂陵遭齊兵截擊,大敗,趙國之危遂解。見《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後以圍魏救趙指襲擊敵人後方,迫使敵兵撤回的戰略。《水滸傳.第六四回》:「倘用圍魏救趙之計;且不來解此處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十寨。」
© 漢典
围魏救赵 成語解釋
圍魏救趙
【解釋】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示例】倘用~之計,且不來解此處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
【反義詞】圍城打援、聲東擊西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
© 漢典
围魏救赵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 (成語、歷史故事)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