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猶口乾舌燥。形容費盡脣舌。 參見:脣焦舌敝 脣焦舌敝
-----------------
國語辭典形容用盡言辭論說。《東歐女豪傑.第二回》:「菲亞又往各處村落,逢人說項,脣焦舌敝,語不離宗。」也作「舌敝脣焦」。近費盡脣舌
© 漢典
唇焦舌敝 成語解釋
脣焦舌敝
【解釋】焦:幹;敝:破。嘴脣乾,舌頭破。形容說話太多,費盡脣舌。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夫差內傳》:“焦脣乾舌,苦身勞力,上事羣臣,下養百姓。”
【示例】菲亞又往各自村落,逢人說項,~,語不離宗,一連跑了一個來月。 ◎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第二回
【近義詞】費盡口舌、口乾舌燥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指費盡口舌
© 漢典
唇焦舌敝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脣焦舌敝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