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同日而語
同“同日而論 ”。
-----------------
國語辭典-
相提並論。宋.蘇軾〈放鶴亭記〉:「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也作「同年而語」、「同日而言」。近混為一談,相提並論
© 漢典
同日而语 成語解釋
同日而語
【解釋】指相提並論。
【出處】《戰國策·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臣人之與臣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
【近義詞】混爲一談、相提並論
【反義詞】分門別類、較短論長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用於否定句
© 漢典
同日而语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同日而語
同日而語(拼音tóng rì ér yǔ),是一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漢語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二》。
“同日而語”意思是放在同一時間談論,指相提並論(多用於否定式)。語:談論。在句中作謂語、賓語。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