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口頭禪
◎ 口頭禪 kǒutóuchán
[cant;cliche;pet phrase] 本指不明禪理,而襲取佛家現成套語潤飾其言詞。今泛指某人言談間所愛用的習慣語,又叫口頭語或口頭語兒
-----------------
國語辭典原指不曾領會佛教禪理,只襲用它的一些常用語作為談話的題材。後泛指說話時的慣用語。《老殘遊記.第九回》:「不如弄兩句闢佛老的口頭禪,就算是聖人之徒,豈不省事?」《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他們的口頭禪是『維新』兩個字,因此引為同志,誰想性情卻大不相同的。」也作「口頭語」。
英語 Zen saying repeated as cant, (fig.) catchphrase, mantra, favorite expression, stock phrase
德語 Modewort, gängige Phrase (S)
法語 (lit.) dicton de Zen répété comme phrase vide, (fig.) dicton populaire, accroche, cliché
© 漢典
口頭禪 成語解釋
【解釋】原指和尚常說的禪語或佛號。現指經常掛在口頭上而無實際意義的詞句。
【出處】宋·王懋《野客叢書》附錄:“平生不學口頭禪,腳踏實地性虛天。”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經常掛在口頭上而無實際意義的詞句
© 漢典
口頭禪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口頭禪 (詞語)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