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南京
1.古都名。唐安史之亂,玄宗奔蜀。到至德二載,收復兩京,還都長安,遂將蜀郡改爲成都府,建號南京。 2.古都名。契丹神冊四年葺遼陽故城建東平郡。天顯三年遷東丹國都於此,升爲南京。 3.古都名。契丹會同元年得幽薊十六州,升幽州爲幽都府,建號南京。 4.古都名。宋大中祥符七年,因應天府爲趙匡胤舊藩,建爲南京。地在今河南商丘縣南。建炎元年,高宗繼位於南京,即此。參閱宋高承《事物紀原》卷六。 5.古都名。金天輔七年,以新得遼地南京(即燕京)六州歸宋,改以平州爲南京。 6.古都名。金初稱北宋故都開封府爲汴京,貞元元年改稱南京。貞佑二年遷都於此。 7.古都名。明洪武元年八月建都於江南應天府,永樂間遷都北京,改應天府爲行在,正統間建爲南京。清爲江寧府治,而仍沿南京之稱。即今南京市。
-----------------
國語辭典地名。位在江蘇省西南部。東有鍾山,西、北臨長江,依山面水,中間為秦淮河和長江的沖積平原,形勢險要。戰國時稱為「金陵」,三國時吳國於此建都,改稱為「建業」。後東晉、宋、齊、梁、陳皆以南京為首都,改稱為「建康」。至明太祖又在此建都,稱為「應天府」。後明成祖遷都北京,以應天府為南京,為「南京」名稱的由來。
城市名。參見「南京市」條。
英語 Nanjing subprovincial city on the Changjiang, 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江蘇|江苏, capital of China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德語 Nanjing („Südliche Hauptstadt“, Hauptstadt der Provinz Jiangsu, China) (Eig, Geo), Nanking 法語 Nankin, Nanjing
© 漢典
南京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南京 (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