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先斬後奏
◎ 先斬後奏 xiānzhǎn-hòuzòu
[execute the criminal first and report to the emperor afterwards—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 指執法官先處決罪犯,然後向上奏聞。藉以比喻先採取行動,然後再上報
隨處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污吏,容老夫先斬後奏。——《元曲選·竇娥冤》
-----------------
國語辭典舊時掌有重權的官員,遇有重犯,先行正法,而後奏聞朝廷。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廉能清正,節操堅剛,謝聖恩可憐,君老夫兩淮堤刑肅政廉訪使之職。隨處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汗吏,容老夫先斬後奏。」後比喻先採取果斷行為,再向上級報告,或先做了再說。如:「因為一直聯絡不到你,我只好先斬後奏了。」也作「先行後聞」、「先斬後聞」。
© 漢典
先斩后奏 成語解釋
先斬後奏
【解釋】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後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向上級報告。
【出處】《漢書·申屠嘉傳》:“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顏師古注:“言先斬而後奏。”《新五代史·樑臣傳·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珍曰:‘ 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後白。’”
【示例】聖人命俺巡撫江南,敕賜勢劍金牌,體察奸蠹,理枉分冤,~。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
【近義詞】先禮後兵、先斬後聞
【反義詞】事先請示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辦事
© 漢典
先斩后奏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先斬後奏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