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使君子

拼音 shǐ jūn zǐ

注音 ㄕˇ ㄐㄩㄣ ㄗˇ

使君子 詞語解釋

解釋
  • 植物名。又名留求子。使君子科,常綠蔓生,木質,長二丈許,五月花開如穗狀,紅色,可觀賞。實長寸許,外殼青黑有稜,內仁可供藥用。性溫味甘,功用消積殺蟲,是驅除蛔蟲的特效藥。俗傳潘州·郭使君療小兒多用此藥。後因稱為“使君子”。
  • -----------------
    國語辭典
    使君子shǐ jūn zǐㄕˇ ㄐㄩㄣ ㄗˇ
    1. 植物名。使君子科使君子屬,落葉性藤狀灌木。葉對生,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先端漸銳基部近於心形,全緣,長七至十二公分,寬三點五至四點五公分。穗狀花序頂生,花紅色,密生,萼筒細長,五裂,裂片三角形,花瓣五片,長橢圓形,雄蕊十枚。核果呈狹橢圓形,外具五稜脊,黑色。原產於東南亞,臺灣及大陸地區四川、雲南、福建、廣東等均見。種子可入藥。也稱為「留求子」。

    德語 Rangunschlinger

    © 漢典

    使君子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使君子 (植物)

  • 使君子,別名:舀求子、史君子、四君子,(學名:Quisqualis indica Linn.)是使君子科、使君子屬攀援狀灌木,高2-8米;小枝被棕黃色短柔毛。葉對生或近對生,葉片膜質,卵形或橢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鈍圓,表面無毛,背面有時疏被棕色柔毛,幼時密生鏽色柔毛。頂生穗狀花序,組成傘房花序式;苞片卵形至線狀披針形,被毛;具明顯的銳棱角5條,成熟時外果皮脆薄,呈青黑色或栗色;白色,圓柱狀紡錘形。花期初夏,果期秋末。種子爲中藥中最有效的驅蛔藥之一,對小兒寄生蛔蟲症療效尤著。
  • 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史君子
      2. 士君子
      3. 史君子
      4. 屎头巾
      5. 矢镞
      6. 始終如一
      7. 史帙
      8. 始间
      9. 矢口猖言
      10. 凫茈
      11. 毀訾
      12. 床笫
      13. 汁滓
      14. 鍥梓
      15. 余滓
    相關詞語
      1. 使信
      2. 使風
      3. 使不的
      4. 使館
      5. 使得
      6. 使智使勇
      7. 狂副使
      8. 骢马使
      9. 巡使
      10. 蟲使
      11. 粗使
      12. 頤使
      13. 子孫滿堂
      14. 子平畢娶
      15. 子鵑
      16. 子鹅
      17. 子法
      18. 子思
      19. 蝨子
      20. 老闆子
      21. 关门弟子
      22. 朱颜子
      23. 木頭橛子
      24. 世家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