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伏日

拼音 fú rì

注音 ㄈㄨˊ ㄖㄧˋ

伏日 詞語解釋

解釋
又稱“伏天”。節令名稱。始於每年7月中旬,止於8月中旬。伏日期間,中國大部分地區處於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如長江中下游地區,由於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晴朗少雨,月平均氣溫可達28~29°c,最高氣溫可達38~40°c。此時有些地區常發生伏旱。
-----------------
國語辭典
伏日fú rìㄈㄨˊ ㄖˋ
  1. 三伏之日。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有三伏,共三十日,稱為「伏日」,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久之,伏日,詔賜從官肉。」也作「伏天」、「三伏天」。

© 漢典

伏日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伏日

  • 又稱伏天。三伏的總稱。古代也專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古人以爲,伏天之時,陰氣迫於陽氣而藏伏,故名之。一般說“伏日”是指入初伏的那一天。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服日
      2. 服日
      3. 負日
      4. 负日
      5. 福禧
      6. 浮戾
      7. 浮轻
      8. 辐辏
      9. 浮巧
      10. 凫胫鹤膝
      11. 古馹
      12. 水馹
      13. 锋驲
      14. 飛馹
      15. 驰驲
      16. 馳馹
    相關詞語
      1. 伏义
      2. 伏俟城
      3. 伏龙
      4. 伏埋
      5. 伏威
      6. 伏從
      7. 臣伏
      8. 飛伏
      9. 理冤摘伏
      10. 入伏
      11. 詟伏
      12. 安伏
      13. 日幢
      14. 日富
      15. 日及
      16. 日暖风和
      17. 日規
      18. 日引月长
      19. 魯人回日
      20. 国无宁日
      21. 刚日
      22. 多半日
      23. 羿射九日
      24. 光天化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