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會意。從佶亼( jí)。本義:現在)
(2) 同本義 [the present]
今,是時也。——《說文》
今,時辭也。——《蒼頡篇》
迨其今兮。——《詩·召南·摽有梅》
於今三年。——《詩·豳風·東山》
吾今召君矣。——《史記·汲鄭傳》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戰國策·燕策》
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今其室十無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今之高爵顯位。——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舊曆。公曆是六月。)——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3) 又如:今朝三明朝四(指一天天地推諉、拖延);今雨(新近結交的朋友);今愁古恨(今人之愁和古人之恨);今下(現時,眼下);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讚歎語。謂此良辰)
(4) 現代;當代。與“古”相對 [modern times]
今之樂,猶古之樂也。——《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今上(帝制時代,尊稱當代在位的皇帝);今體(當代所通行的詩、文、書法等體裁。別於古體而言);今字(指當代所使用的文字。即:楷書;隸書)
(6) 通“金” [gold]。如:今蟬蛻殼(金蟬脫殼。今,通“金”。比喻用計謀逃脫)
(7) 姓
詞性變化
〈副〉
即將;立刻;馬上 [immediately;at once;right away]
奪項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吾屬今爲之虜矣!——《史記·項羽本紀》
〈連〉
假使,如果 [if]
今有人於此。——《墨子·公輸》
今有構木鑽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爲 鯀禹笑矣。(今,如果。)——《韓非子·五蠹》
今王鼓樂。——《孟子·梁惠王下》
今括一旦爲將。—— 漢· 劉向《列女傳》
今若斷斯織。
〈代〉
這,此 [this]。如:今次(這次);今遭(這一回);今早(今朝;今天)
常用詞組
今 國語辭典
現代。與「古」相對。如:「古今」、「今非昔比」。
姓。如明代有今穎伯。
現在的、當前的。如:「今天」、「今年」。
是時也。从亼从乁。乁,古文及。居音切
(今)是時也。今者對古之偁。古不一其時。今亦不一其時也。云是時者。如言目前。則目前爲今。目前已上皆古。如言趙宋。則趙宋爲今。趙宋已上爲古。如言魏晉。則魏晉爲今。魏晉已上爲古。班固作古今人表。漢人不與焉。而謂之古今人者、謂近乎漢者爲今人。遠乎漢者爲古人也。作古今人表者所以補漢書之所無。存漢已前之厓略也。亦謂三皇至漢以前迭爲古今人也。古今人用字不同、謂之古今字。張揖作古今字詁是也。自張揖已後。其爲古今字又不知幾更也。古今音之不同近世言之冣詳。自商周至近世、不知凡幾古今也。故今者、無定之䛐。約之以是時則兼賅矣。召南傳曰。今、急辭也。今急㬪韵。从亼乀。會意。乀、逮也。乀亦聲。居音切。七部。乀、古文及。見又部。
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n˥ 唐代读音 *gyim gyim日语读音 IMA韩语罗马 KUM现代韩语 금越南语 kim
客家话 [沙头角腔] gim1 [宝安腔] gim1 [梅县腔] gin1 [陆丰腔] gim1 gin1 [客英字典] gim1 [海陆腔] gim1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m1 gin1 [东莞腔] gim1 [台湾四县腔] gim1 gin1粤语 gam1
近代音 見母 侵尋韻 平聲陰 金小空;中古音 見母 侵韻 平聲 金小韻 居吟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覃部 ;王力系统:見母 侵部 ;
今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