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五色瓜
五色瓜 拼音:wǔ sè guā即東陵瓜。 漢 初有 召(邵)平 ,本 秦 東陵侯 , 秦 亡,爲民,種瓜於 長安 城東,故稱。 南朝 樑 任昉 《述異記》卷下:“ 吳 桓王 (指的是孫策,諡號桓王)時, 會稽 生五色瓜。 吳 中有五色瓜,歲時充貢獻。”《太平廣記》同載。唐 王維 《送孫秀才》詩:“玉枕雙文簟,金盤五色瓜。” 趙殿成 注:“ 阮籍 詩:‘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連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帶。五色曜朝日,嘉賓四面會。’” 明 張煌言 《懷古》詩:“借問五色瓜,何如三秀芝。”五色瓜,一本作“ 東陵瓜 ”。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種瓜,味道好極了,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廣泛喜愛不打緊,甚至享譽中國歷史兩千年之久,堪稱中國史上最好吃的瓜。這種瓜,就是西漢初年,故秦東陵候邵平在都城長安所種植出來的“東陵瓜”。 據《史記"簫相國世家》載:“邵平者,故秦東陵候,秦破爲布衣,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世謂之東陵瓜,從邵平以爲名也。”秦國東陵候邵平淪爲平民,種瓜爲生,栽培出來的東陵瓜成爲當時最暢銷商品,受到當時社會各屆的熱烈歡迎,“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收東陵瓜”。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