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五子登科
- 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事見《宋史•竇儀傳》。後用為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參見“五桂 ”。
-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接收大員到收復地區先搶金子、銀子、房子、車子、女子,被人諷刺為“五子登科”。
-----------------
國語辭典-
五個孩子皆高中及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竇諫議命主絕嗣,只為還了遺金,後來五子登科。」
-
世俗追求物質滿足,戲以擁有車子、銀子、妻子、兒子、房子為五子登科。
© 漢典
五子登科 成語解釋
五子登科
【解釋】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出處】《宋史·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用作結婚的祝福詞
© 漢典
五子登科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五子登科
- 一、五子登科本爲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於民間故事,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爲他賦詩云:“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經》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來歌頌他,教導兒童要好好唸書,父親也要教子有方。
- 五子登科後來成爲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寄託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禹鈞五子一樣獲得科考成功。
- 二、史稱“黃平科名輩出”、“在黔爲文物聲名之地”,至清末黃平有進士29名,舉人251名。康熙三十五年(1696),黃平人王耘中進士,其子侄五人,中舉三人,中進士兩人,後人讚譽爲“五子登科”。(貴州黃平縣舊州古鎮)
-----------------
維基百科
五子登科本爲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於民間故事,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爲他賦詩云:“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經》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來歌頌他,教導兒童要好好唸書,父親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後來成爲吉祥圖案,寄託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禹鈞五子一樣獲得科考成功。
諺語|舊詞新用|科舉|後周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