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古代觀察天象以佔吉凶,並加以記錄。語本《左傳.僖公五年》:"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啓﹑閉,必書雲物,爲備故也。"楊伯峻注:"雲物,古有兩義。《太平御覽》八引《左傳》舊注云:'雲,五雲也;物,風﹑氣﹑日﹑月﹑星﹑辰也。'是分雲﹑物爲二。然《周禮.春官.保章氏》雲:'以五雲之事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象。'鄭衆﹑鄭玄皆謂雲物即雲色。五雲之色者,青﹑白﹑赤﹑黑﹑黃五色也。杜注亦云:'雲物,氣色災變也。'其義亦同兩鄭,是以雲物爲一。蓋古禮,國君於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臺以望天象(或日旁雲氣之色),佔其吉凶而書之。" 2.宋人詩文多以"書雲"指冬至。
© 漢典
书云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書雲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