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中華大字典
中華大字典 zhōng huá dà zì diǎn
[Zhonghua Great Dictionary] 一部大型的漢語字典,由多位元學者共同編纂,首次出版於1915年。
-----------------
國語辭典-
書名。歐陽溥存、陸費逵主編,為康熙字典後所編的另一部大字典。西元一九一五年出版,共收四萬八千多字,按二百一十四個部首排列,以反切和直音注音,分條解釋字義,引例注明篇名,以便核對原文。並收籀、古、省、或、俗、訛諸體,一一辨明。較康熙字典詳備。
德語 Zhonghua da zidian (/Chinesisches Großwörterbuch/, ein Zeichenlexikon der chinesischen Sprache) (Eig, Werk)
© 漢典
中華大字典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中華大字典》是191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費逵。
-----------------
wikipedia
《中華大字典》是上海中華書局1915年出版的字典,主編為徐元誥、陸費逵、歐陽溥存等人。它以《康熙字典》(1716)為基礎,力圖糾正錯誤、取而代之。其內部以214個康熙部首排布字序。1915年版收4.8萬餘字,包含《康熙字典》之後出現的許多新字,是當時最大的字典。後來中華書局又以《中華大字典》為藍本編寫《實用大字典》。
1978年,中華書局據1935年本縮印出版。 每個字的釋義都包括《集韻》中的反切、現代讀音與常用同音字、字義、用例及詞彙。與《康熙字典》相比,將當時由外語所譯的新字、新名詞、科技術語等皆收錄於內,糾正了《康熙字典》中兩千餘處錯誤,且全書附有各種插圖,在注音、釋義、印證方面更簡明、合理、有條理性。《中華大字典》的優點之一是釋義清晰,有些字有40餘個不同字義,這對使用者很有幫助。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