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東閣
1.東廂的居室或樓房。 2.古代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 3.明清兩代大學士殿閣之一。洪武十五年始置。清仍之。參閱《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4.閣名。指東亭。故址在今四川省崇慶縣東。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詩:"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仇兆鰲注:"東閣,指東亭。"一說謂款待賓客之所。參閱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一。
-----------------
國語辭典東向的小門。《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弘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與參謀議。」後用以指宰相招賢的地方。唐.李商隱〈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早歲思東閣,為邦屬故國。」
明、清時大學士所冠殿閣銜之一,稱為「東閣大學士」。
地名。在今四川省簡陽縣東。
© 漢典
东阁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東閣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