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露声色 成語解釋
不露聲色
【解釋】聲:說話的聲音;色:臉上的表情。心裏的打算不在說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
【出處】《資治通鑑·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陰中傷之,不露辭色。”
【示例】你看它,埋沒地下,~,生命的每一秒種都在爲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苦鬥。 ◎曹石《根的情操》
【近義詞】不動聲色、面不改色
【反義詞】面如土色、失魂落魄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不讓自己感情流露
© 漢典
不露声色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不露聲色
不露聲色 (詞語)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