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不懂大道理。 引申為沒有全局觀念。 不識大體
-----------------
國語辭典大體,指重要的道理。不識大體指缺少遠見,只計較細節,而無法掌握最重要的道理。《宋書.卷六八.武二王傳.南郡王義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餘,其不識大體如此。」《舊唐書.卷五○.刑法志》:「臣以至愚,不識大體。」也作「不知大體」。反顧全大局
英語 to fail to see the larger issue (idiom), to fail to grasp the big picture
法語 (expr. idiom.) être incapable d'une vue d'ensemble, manquer d'esprit de synthèse, avoir une vue bornée
© 漢典
不識大體 成語解釋
【解釋】大體:關係全局的道理。不懂得從大局考慮。
【出處】《史記·平原虞卿列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晉·袁宏《後漢記》卷一○:“臣愚淺,不識大體。”
【示例】上斥爲~,仍諭內監在外生事者聽人責懲。 ◎《清史稿·高宗本紀》
【近義詞】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反義詞】目光如炬、高瞻遠矚、卓有遠見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不明白關係到大局的道理
© 漢典
不識大體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不識大體
© 漢典